◇錢大昕墓志銘(全網第一次整理)
◇錢大昕墓志銘
皇清誥授中憲大夫詹事府少詹事錢公墓志銘
皇清誥授中憲大夫詹事府少府詹事錢君墓志銘並序
光祿大夫,予告刑部右侍郎青浦王昶撰文
朝議大夫江南揚州府知府寧化伊秉綬書丹
文林郎陝西乾州直隸州州判猶子坫篆蓋
乾隆十三年夏,昶肄業于蘇州紫陽書院。時嘉定宗兄鳳喈光中乙科(禾升)在院同學,知其妹𡎎。君曉徵,幼慧,善讀書,歲十有五,補博士底子有神通之目,及院長常熟王次山侍御詢以嘉定近日人才,鳳喈則以君對轉告巡撫,宗室公蔚文喜甚,招君至院,試以周禮文獻通考兩論,君下筆千言。於是驚異。院中諸名宿莫不斂手敬之。
後三年,高宗純皇帝南巡,君獻賦。召試,賜舉人,官內閣中書,與同年褚搢升、吳荀叔講九章算術。時禮部尚書大興何公翰如領欽天監,精于推步,每與君論宣城氏之學及明季利瑪竇、湯若望羅雅谷日離月離五星諸表,君洞若觀火。何公又以預製數理精蘊於中西兩家之妙,實總其全。君悉心研究,曲鬯旁通。故於平三角、弧三角、割圜八線剖晰無遺,繇是用以自太初三統四分中至大衍下迄元之授時,盡能得其推算之法。故于各史朔閏薄蝕凌犯進退強弱之殊,指掌而知其誤,悉抉摘更定之。
初君在書院時,吳江沈冠雲,元和惠定宇兩君以經術稱吳下,而惠君三世傳經,其學必求之十三經註疏,又求之諸子史並注,參之以方言釋名玉篇廣韻釋文諸書,而總歸與說文,以洗宋元來庸陋。君推而廣之,更多前賢體會未到處,且謂形聲相附,雙聲疊韻之秘,實具于三百篇中,即字母所繇始。初不傳自西域,亦古人所未發者。近海內言六書,如大興翁振三朱竹君石君兄弟,高郵王懷祖、伯申父子,餘姚盧召弓邵二雲,寶應劉端臨,儀征阮伯元,陽湖孫淵如,洪稚存金壇、段若膺,皆同聲相應也。尤嗜金石文字,訪有所得則句櫛而比之,考群書以證其同異得失。同好者如畢湘蘅、武虛谷、黃小松,及振三伯元,咸有記撰。
而君更熟於歷代官制損益地理沿革,以暨遼金國語蒙古世系,故其考據精密,多有出于數君之外者。所著《經史答問》、《廿二史考異》、《通鑒注辨正》、《元史氏族表補藝文志》、《三統術》、《衍四史朔閏考》、《金石文跋尾養新錄》諸書,凡二百餘卷行于世。
君弱冠與東南名士吳企、晉趙損之曹來殷張策時,註韡懷朱吉人輩,精研風雅,兼有唐宋逮人翰林十餘年所進應奉文字及大考詩賦恆邀睿賞,故詩格在白太傅劉賓客間。古文法歐陽文忠、曾文定。暨明之歸太僕舂容淵雅,質有其文,讀者知其為端人正士焉。
君人中書後十九年成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遷有贊善侍讀,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擢詹事府少詹事,君以績學著聞,秦文恭公輯《五體統考》及奉敕撰《音韻述微》皆請相助。時朝廷修《熱河志》。《續文獻通考》、《續通志》、《一統志》、《天球圖》各書,君咸與𥲻修。
己卯、壬午、乙酉、甲午充山東、湖南、浙江、河南主考官。庚辰丙戌充會試同考官。京察一等者三,即于主考河南之歲授廣東學政。明年丁父憂,歸。
先是君以在上書房行走,每預內廷賜宴,先後蒙賜福字、貂皮、段匹,恩禮有加。蓋上深知其碩學淹通,將次簡畀,顧君澹於榮利。嘗慕邴曼容之為人,謂官至四品可休。故於奉諱歸里,即引疾不再出。
嘉慶四年,今上親政,詢問君在家狀,朝臣寓書勸駕,君輒婉言謝之。是以林下三十年,歷主鐘山婁東諸講席,而在紫陽至十六年,門下士積二千餘人。其為臺閣侍從發名成業者不勝計,皆欽其學業,高其行誼。士林聞風興起,當事咸以師道尊禮之。今巡撫汪君稼門待君,尤獨挈云。
君諱大昕,號竹汀,曉徵其字,生雍正六年正月初七日,以嘉慶九年十月二十日卒于書院,年七十有七。君卒之日,尚與註生相見,譚笑不輟,及少疲,倚枕而臥,不逾時,家人走視,則已與造化者遊矣。非天懷靜定涵養有素者,能與于此哉?
君先世自常熟遷居嘉定,曾祖諱岐,潛德弗燿,祖諱王炯,父諱桂發,並邑諸生,耆年篤學,長厚有餘。以君貴,贈祖奉政大夫,翰林院侍讀,父中憲大夫,詹事府少詹事;祖妣朱,贈宜人;妣沈,封太恭人;配王恭人,即風喈之妹也。婉娩有婦德。先君三十七年卒。君事庭闈以孝聞,待鄉黨宗族以睦婣聞。而與弟大昭尤以古學相切劘,故後以孝廉方正徵,賜六品頂帶。佗如猶子,江寧府學教授塘,乾州州判坫、舉人,東垣附監生繹廩生侗,率能具其一體,文學之盛,萃於一門,亦可以覘世澤矣。子二,東壁,附監生,東塾,廩貢生,候補訓導。昆季皆友愛,克守家學。女二,一適同邑附貢生候補布政司理問瞿中溶,一適青浦縣諸生許希沖。並浦孺人出孫三,師慎、師康、師光,尚幼。
東壁自蘇州奉君𣡛歸家,將以乙丑冬,十二月初六日合葬王恭人於城西外岡鎮火字之原,先期具狀來請銘,呼呼,昶長君四歲,回憶與君及鳳喈同居學舍時,距今忽忽五十七年,逮同年同籍同官同朝亦幾二紀,中間昶以奉使滇蜀,與君別日較多,而音問往還,無時不以學問文章相質,蓋著作淵源、性情趨向有非儕輩中所得道其詳者。然則窀穸之文,非昶誰能盡也?鳳喈先以光祿寺卿退歸十二年,而君繼之又二十九年,而昶始以年界七十,蒙恩予告。三人者,所居百里而近,春秋佳日常聚于吳中,諸弟子執經載酒,稱為三老,曾幾何時而鳳喈先逝,君歸道山又期年矣,獨昶龍鐘衰病奄息床笫,且念企晉損之來殷諸友,更無一人在者,執筆而書君行事,得無層唏感歎而不能自已耶?銘曰:
博文約禮道所基,下包河雒上璿璣;三才萬象誰測蠡,君也閎覽兼旁稽。海涵地負參精微,儒林藝苑資歸依;龍蛇入夢未告期,文昌華蓋沈光輝;丸丸松柏臨練祁,三尺堂斧千秋思。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