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不要怕喪失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
胡適:不要怕喪失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
西方文明不僅僅是物質文明
人們常說東方文明是精神的文明,西方文明是物質的文明,或唯物的文明。這是有誇大狂的妄人捏造出來的謠言,用來遮掩我們的羞臉的。其實一切文明都有物質和精神的兩部分:材料都是物質的,而運用材料的心思才智都是精神的。
木頭是物質;而刳木為舟,構木為屋,都靠人的智力,那便是精神的部分。器物越完備複雜,精神的因數越多。一隻蒸汽鍋爐,一輛摩托車,一部有聲電影機器,其中所含的精神因數比我們老祖宗的瓦罐,大車,毛筆多的多了。我們不能坐在舢板船上自誇精神文明,而嘲笑五萬噸大汽船是物質文明。
但是物質是倔強的東西,你不征服他,他便要征服你。東方人在過去的時代,也曾製造器物,做出一點利用厚生的文明。但後世的懶惰子孫得過且過,不肯用手用腦去和物質抗爭,並且編出「不以人易天」的懶人哲學,於是不久便被物質戰勝了。天旱了,只會求雨;河決了,只會拜金龍大王;風浪大了,只會禱告虛構的觀音菩薩或天后娘娘。荒年了,只好逃荒去;瘟疫來了,只好閉門等死;病上身了,只好求神許願;樹砍完了,只好燒茅草;山都精光了,只好對著歎氣。這樣又愚又懶的民族,不能征服物質,便完全被壓死在物質環境之下,成了一分像人九分象鬼的不長進民族。所以我說:
這樣受物質環境的拘束與支配,不能跳出來,不能運用人的心思智力來改造環境改良現狀的文明,是懶惰不長進的民族的文明,是真正唯物的文明。
反過來看看西洋的文明,這樣充分運用人的聰明智慧來尋求真理以解放人的心靈,來制服天行以供人用,來改造物質的環境,來改革社會政治的制度,來謀求人類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這樣的文明是精神的文明。
這是我的東西文化論的大旨。
少年的朋友們,現在有一些妄人要煽動你們的誇大狂,天天要你們相信中國的舊文化比任何國高,中國的舊道德比任何國好。還有一些不曾出國門的愚人鼓起喉嚨對你們喊道,「往東走!往東走!西方的這一套把戲是行不通的了!」
我要對你們說:不要上他們的當!不要拿耳朵當眼睛!睜開眼睛看看自己,再看看世界。我們如果還要把這個國家整頓起來,如果還希望這個民族在世界上占一個地位,──只有一條生路,就是我們自己要認錯。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並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
肯認錯了,方才肯死心塌地的去學人家。不要怕模仿,因為模仿是創造的必要預備工夫。
不要怕喪失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因為絕大多數人的惰性已盡夠保守那舊文化了,用不著你們少年人去擔心。你們的職務在進取,不在保守。
請大家認清我們當前的緊急問題。我們的問題是救國,救這個衰病的民族,救這半死的文化。在這件大工作的歷程裡,無論什麼文化,凡可以使我們起死回生、返老還童的,都可以充分採用,都應該充分吸收。我們救國建國,正如大匠建屋,只求材料可以應用,不管他來自何方。
----節選自《介紹我自己的思想(胡適文選自序)》
傳統文化怎麼繼承?
傳統文化怎麼繼承?
以上說新思潮的“評判的精神”在實際上的兩種表現。現在要問:“新思潮的運動對於中國舊有的學術思想,持什麼態度呢?”
我的答案是:“也是評判的態度。”
分開來說,我們對於舊有的學術思想有三種態度。第一,反對盲從,第二,反對調和;第三,主張整理國故。
盲從是評判的反面,我們既主張,“重新估定一切價值”,自然要反對盲從。這是不消說的了。
為什麼要反對調和呢?因為評判的態度只認得一個是與不是,一個好與不好,一個適與不適,--不認得什麼古今中外的調和。調和是社會的一種天然趨勢。人類社會有一種守舊的惰性,,少數人只管趨向極端的革新,大多數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這就是調和。調和是人類懶病的天然趨勢,用不著我們來提倡。我們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數人也許勉強走三四十裡。我們若先講調和,只走五十裡,就一步都不走了。所以革新家的責任只是認定"是"的一個方向走去,灑回頭講調和。社會上自然有無數懶人醜夫出來調和。
我們對於舊有的學術思想,積極的只有一個主張,----就是“整理國故”。
整理就是從亂七八糟裡面尋出一個條理脈絡來;從無頭無腦裡面尋出一個前因後果來;從胡說謬解裡面尋出一個真意義來;從武斷迷信裡面尋出一個真價值來。為什麼要整理呢"因為古代的學術思想向來沒有條理,沒有頭緒,沒有系統,故第一步是條理系統的整理。因為前人研究古書,很少有歷史進化的眼光的,故從來不講究一種學術的淵源,一種思想的前因後果,所以第二步是要尋出每種學術思想怎樣發生,發生之後有什麼影響效果。因為前人讀古書,除極少數學者以外,大都是以訛傳訛的謬說,----如太極圖,爻辰,先天圖,卦氣……之類,----故第三步是要用科學的方法,作精確的考證,把古人的意義弄得明白清楚。因為前人對於古代的學術思想,有種種武斷的成見,有種種可笑的迷信,----如罵楊朱墨翟為禽獸,卻尊孔丘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故第四步是綜合前三步的研究,各家都還他一個本來真面目,各家都還他一個真價值。
這叫做“整理國故”。現在有許多人自己不懂得國粹是什麼東西,卻偏要高談“保存國粹”。林琴南先生做文章論古文之不當廢,他說,“吾知其理而不能言其所以然”!現在許多國粹黨,有幾個不是這樣糊塗懵懂的?這種人如何配談國粹?若要知道什麼是國粹,什麼是國渣,先須要用評判的態度,科學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國故的工夫。
節選自《新思潮的意義》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