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罪惡(網文)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罪惡(網文)
釀成歷史罪行的並不僅僅是個人之壞、品質之惡劣,而在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錯誤和體制的弊端。所以,在蘇聯、在東歐、在朝鮮、在柬埔寨等國都重複著相同的罪惡。
1、偏執幻想的思想家——馬克思:
馬克思的朋友巴枯寧這樣評價馬克思:“馬克思是當代偉大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我生平遇到過許多學者,但沒有看到一個人像他那樣有學問和造詣深”;“馬克思是個非常自私、好忌妒、愛動氣和好報復的人,他儼然就是人民的上帝,他不能容忍除了他之外還有別的什麼人是上帝”;馬克思是“教皇”、 “獨裁者”、“幻想家”,“是國家和權力的崇拜者”;馬克思“在人民的統治的名義下,宣佈人民對國家的奴隸般的依附”;“他不僅仇恨資產階級,而且仇恨一切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為了打擊不同的思想,他認為使用一切手段都是允許的”;“他要人們像神一樣地崇拜他,把他作為偶像頂禮膜拜,否則就大肆撻伐,或陰謀迫害。”
(我們共產主義者要推翻傳統文化,推翻傳統道德,推翻傳統宗教,破壞人際關係。我們要怎麼達成如此目的呢?我們要用階級鬥爭和解放全人類的名義進行。——馬克思)
2、現代專制主義和黨治思想的奠基人——列寧:
正如學者所指出的,列寧和希特勒宣揚的是同一思想,都主張對社會實施大規模的有計畫的控制,都把自己說成是真理的仲裁人,都讓社會、人民服從於統治者的意識形態(只不過列寧是階級優越論者,希特勒是種族優越論者),都認為為了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採用任何手段都是正當的。倆人都建立青年團體、培植告密者,都對媒體實行全面集中的檢查,都建立軍事化的先鋒黨,都把國家建立在恐怖、暴力鎮壓的基礎上,都用秘密警察、司法中的株連法和事先安排好的公審來完善國家機器。可以說,希特勒是列寧最細心的學生。
列寧說:“我們從未放棄過使用恐怖手段。”“專政的科學涵義是,不受法律約束的直接以暴力為基礎的政權。”列寧認為“用槍桿子來討論比寫反對文章討論強得多”。對於偷懶的工人,列寧說:“在每十個犯有怠工罪的人當中就地槍決一個。”對於農民中的違抗行為,列寧要求:“必須在農民中抓一些人質,如果不把積雪清除乾淨,就把他們槍斃掉!”列寧在蘇維埃奪取政權時就處決了100多萬反對派人士。
列寧主義的不朽遺產是史達林主義。列寧創建了造就史達林的現代專制主義制度。
3、人類歷史上殺同胞最多的殺人惡魔——史達林:
史達林的罪惡罄竹難書,駭人聽聞。據最新估計,史達林在肅反運動中共槍斃了1200萬人。
前兩屆政治局委員除列寧已經去世和史達林本人之外,全部被史達林處死或自殺;蘇共139名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中有83人被槍斃;元帥5 人中槍斃了3人,集團軍司令5人中槍斃了3人,全部10個二級集團軍司令、85個軍長中的57個、195名師長中的110人被史達林槍斃;僅1937年、 1938年兩年共槍決紅軍軍官3.5萬人;
各部部長(人民委員)、副部長多數被史達林槍斃;1941年在明斯克附近一次就槍斃10萬人,為節約子彈,蘇共當局令兩人背靠背、腦袋對腦袋,從而一顆子彈打死2人;
為消滅肅反的知情者,僅1937年史達林就槍決了3000名執行肅反任務的內務部人員,各州內務部份局的全部領導人被槍斃;1937年,史達林、葉若夫還下令將全國所有的父母被槍決的青少年全部槍斃;
為平息人民的不滿,史達林將副手雅哥達、葉若夫作為替罪羊,先後以“毫無根據地鎮壓蘇聯人民”的罪名而處決;
1929 年,史達林推行集體化,導致饑荒,餓死700萬人,起初史達林不承認發生過饑荒,後來承認了,但嫁禍於農業部長以及白俄羅斯黨中央書記等人,說他們故意搗毀收割機,弄死了馬匹3萬頭,往牛奶中扔玻璃渣子和釘子“以割斷我國人民的喉管和腸胃。”結果這些人都死於非命。
一般認為,史達林還害死了不願為他歌功頌德的著名作家高爾基。孫中山的顧問鮑羅廷也被史達林迫害,死在獄中。烏克蘭的政治局委員們反對史達林的大俄羅斯主義,於是,史達林致電邀請政治局委員們來莫斯科磋商,然後史達林槍斃了所有的烏克蘭政治局委員。
1939年,居住在蘇波邊界蘇方一側的數十萬波蘭人只有婦女和兒童被遷到了哈薩克定居,男人們則被斬盡殺絕。二戰以後,史達林把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猶太人也全部殺光。
史達林還大肆攫取別國領土,侵犯別國主權。史達林主持簽訂了1945年的蘇捷協定,蘇聯獲得了外喀爾巴阡烏克蘭地區;同年的蘇波條約,則將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的大片領土劃歸蘇聯;1947年的蘇羅和約,將比薩拉比亞和杜布科維納割讓給蘇聯;同年的蘇芬和約,則將貝柴摩地區割讓給蘇聯,芬蘭自此失去了北冰洋上的出海口。史達林把蘇聯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強行安插在波蘭黨政治局中,並擔任了波蘭的國防部長。
4、蘇共傀儡——東歐共產黨;一丘之貉——其他國家的共產黨:
50年代初,史達林發起了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義的運動,東歐各國共處決了234.5萬人。波蘭黨員從140萬減為110萬,捷共從200萬減為140萬,匈共從120萬減為85萬,保共從50萬減為30萬,羅共從100萬減為60萬。
波蘭的波茲南事件:波共鎮壓了4萬5千名持不同政見者,處死了5000人,還有幾萬人被關進蘇聯的集中營,再也沒有人活著出來了。
匈牙利事件:蘇聯鎮壓了人民起義,老百姓死亡2502人,受傷19226人,20萬人逃到西方。隨後,匈共處死了2000~4000名“反革命分子”。匈共領導人納吉號召人民抵抗蘇軍侵略,失敗後避難於南斯拉夫使館,蘇軍竟炮轟南使館。蘇南協商,蘇軍假裝同意不對納吉進行迫害,可納吉走出了大使館後仍然被槍決。
“布拉格之春”:蘇軍悍然出兵50萬鎮壓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運動。
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他熱衷於聽歌功頌德的言辭,人民稱他為“英明的偉大領袖”、“傑出的民族英雄”、“英雄中的英雄”、“天才舵手” 等。每年齊奧塞斯庫的生日,全國慶祝1個月左右。
齊的夫人為政治局委員,第一副總理,成為事實上的第二號人物;兒子尼古為候補政治局委員,尼古的夫人為中央委員、共青團中央書記、全國婦聯副主席;齊的三個弟弟分別為國防部副部長兼軍隊最高政治委員會書記、國家計委副主席、內務部高級警官學校校長。
齊奧塞斯庫擁有許多別墅,每年花幾十萬美元從國外進口首飾和食品,連他家的狗的疫苗和食品都是進口的。
齊的弟弟馬杜在國外大量購買豪華商品,用卡車運回國。齊的子女過生日,要從新加坡、泰國定購鮮花,用專機空運回國。尼古在拉斯維加斯和麥阿密狂賭,賭資由內務部在紐約的公司中支出。
柬埔寨共產黨上臺後大搞種族滅絕,殺害同胞200萬人(柬全國人口600萬)。越南共產黨上臺時處決了15萬反對派。
朝鮮勞動黨(共產黨)是兒子繼承權力;古巴共產黨是弟弟接班。朝鮮饑荒餓死至少200萬人。
剖析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現代的宗教,它以天堂幻想(共產主義)、救世主信仰(領袖崇拜)、神鬼格鬥(階級鬥爭)、精神控制(思想改造)、對異教徒的排斥(消滅異己)、眾生平等(階級兄弟平均分配)、超越世俗(否定工業文明,否定法治、市場、貨幣)等教條,欺騙了人民,現在該是人民覺醒的時候了。
1、褊狹的一家之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學:
唯物論——工業革命早期物質時代的產物;忽視人的精神,忽視人權,將人等同於物;現代物理學的測不准原理、現代生物學的腦與精神互動說早就否定了“唯物”。
階級鬥爭學說——片面地誇大階級鬥爭,沒有認識到階級轉變(無產階級向中產階級的轉變)和階級合作。
無產階級專政學說——自以為代表無產階級,其實,一些人自從它上臺之後就開始鎮壓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而無產階級專政則是以無產階級的名義鎮壓不同政見的人。
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馬克思認定國家是階級的工具、暴力的機器,以此建立階級的國家(實際上是獨裁者個人的國家),為使用恐怖、暴力手段尋找理論的根據。
人民群眾的作用——馬克思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而實際上,共產黨國家都是奉行領袖決定一切,領袖是英雄,領袖創造歷史。可見,馬克思的學說也是謊言的學說!
共產主義理論——馬克思受到科學發展早期的牛頓決定論的影響,認定社會可沿著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這樣的確定的方向發展。其實,中國的情況就不符合這一學說。中國的封建(分封制)社會早熟,西周就結束了,而後經過諸子百家時期(相當於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秦始皇以降變為專制社會(西方則在文藝復興之後發展為民主社會)。所以,若論社會發展的固定模式,則應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專制社會或民主社會。
馬克思認定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其依據是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私有制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必須以全民所有制的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加以克服。現在我們清楚了:以股份制為典型代表的現代私有制完全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相反,公有制因為其產權不清、權責不明、政企不分、無人負責、無人承擔風險、資產大量流失、貪污腐敗嚴重而步履艱難,紛紛被世人唾棄。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不是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而是民主主義必然代替專制主義。
馬克思還指出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在社會主義社會,工人階級成為領導階級,享有主人翁的地位。其實,一黨是特權階級,與無權無勢的工人階級何干!工人階級更不可能是主人翁,廠長由政府任命,經營者都是“幹部”,無論他們怎樣貪污腐敗、搞垮企業,工人都沒辦法,無權過問,這還談什麼當家作主!至於農民、知識份子,馬克思把他們劃入了小資產階級的行列,在現實社會中也確實低人一等。蘇聯農民、中國農民都受盡了盤剝,不僅只能以規定的低價格賣出糧食,而且要承受各級政府的苛捐雜稅、敲詐盤剝。
知識份子則在政權中成為異己分子,是實行愚民政治的障礙。毛說:“我歷來講,知識份子是最無知識的。”“知識份子和工人農民比較,就覺得知識份子不太乾淨了。”
2、浪漫主義的產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認為,在市場經濟社會,剝削來源於剩餘價值的生產,剩餘價值就是由雇傭工人創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一部份價值。儘管這一理論對認識剝削有積極的一面,但其偏頗、極端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資本家或私營企業主的收入中應當含有自己按一般勞動分配的收入(他像工人一樣工作)、按複雜勞動分配的收入(他進行的是經營管理、決策等複雜勞動)、資本收入(他投入了資本)、風險收入(市場經濟的原則是風險與利益對等,他承擔了投資風險,理所應當有較高的收入),當然也可能含有剝削收入(也可能沒有剝削收入。如果他給工人的工資和福利之和超過全國國企工人的平均工資和福利之和,那麼基本上可以斷定沒有剝削)。
而馬克思的失誤正是忽視了資本家的經營管理等複雜勞動與風險應該得到相應的收入。
另外,現代私有制多是股份制,工人也擁有股份(美國有一億多人手中握有股份,成為有產階級),因此,現代市場經濟制度減少了剝削,是較為平等合理的制度。
馬克思全盤否定了市場經濟,主張消滅私有制,代之以全民所有制;消滅按生產要素分配等多種分配方式,代之以按勞分配;消滅商品和貨幣(太浪漫了),代之以全盤經濟計畫、領取消費品。而且在馬克思那裏,全民所有制不得不成為國家所有制,按勞分配成了按勞動時間的長短在全國的範圍內以同一的標準進行分配(馬克思忽視了創造性勞動的存在和它的價值,忽視了勞動的差異和不同勞動體的複雜性),計劃經濟成了官控經濟,因此,必然導致產權不清、無人負責、平均主義、沒有競爭、無法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的現象。
另外,馬克思採納大簡化手段,類似於宗教簡單地把罪惡歸於魔鬼,他把種種罪惡都簡單地歸於私有制,這樣做,可以激發人民的鬥爭熱情,但它不是認真的科學的研究問題的方法。而且,馬克思忽視了這樣一些重要的問題:公有制有沒有效率?平均主義的按勞分配會不會抑制了創造性?計劃經濟是否會助長官僚主義,導致懶惰和浪費?廢除貨幣即使在生產力高度發達時是否現實?沒有法治的社會如何保證人民民主?如何避免無產階級專政傷及無辜?如何避免個人獨裁和腐敗,保證統治者不會鎮壓人民?
评论
发表评论